作者: 張嘯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14 10:27
鄉村煥新,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上最動人的風景。在菏澤,從古村新韻到科技興農,從“花樣經濟”到產業興旺,一處處幸福和美的場景,匯聚成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圖景。
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要通過產業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態、組織五大方面的協同發力,徹底改變鄉村面貌,實現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的目標,讓鄉村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“花樣經濟”新圖景
鄉村振興,產業興旺是關鍵。
我市立足牡丹特色產業,大力發展“花樣經濟”。通過延伸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,推動牡丹產業從種植、觀賞向醫藥化工、日用化工、食品加工、營養保健等領域深度拓展,讓牡丹“物盡其用”,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實產業支撐。
牡丹全身都是寶。根入藥、籽榨油、蕊制茶、瓣提露,其身影遍布食品、護膚、醫藥等領域。菏澤已研發出牡丹籽油、牡丹茶、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醫藥類產品260余種,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年均總產值超百億元,帶動就業50余萬人。
與此同時,菏澤依托資源優勢,大力推動芍藥產業發展,實現從牡丹“一枝獨秀”到牡丹芍藥“雙花齊放”的蝶變。目前,菏澤芍藥種植面積突破5萬畝,年產鮮切花超1.2億枝,占據全國市場份額60%以上,成為全國最大的芍藥鮮切花生產基地。
牡丹之“美”,不僅在實用價值,更在創意綻放。在巨野縣洪廟農民繪畫專業合作社畫室,農民畫師揮毫潑墨,雍容牡丹躍然紙上?!稗r忙在田間,農閑畫牡丹”成為獨特風景。巨野縣擁有1個縣級農民繪畫培訓基地、8個繪畫專業鎮、50個專業村、160余家書畫機構,從業人員2萬余人,年創作作品150余萬幅。
近日,曹縣153款漢服新品亮相橫店影視城,模特現場身著影視國風主題漢服,行走間盡顯東方服飾之美。曹縣持續推進漢服進景區、進高校、進平臺、進舞臺,進一步推動曹縣漢服品牌化、規?;蛧H化發展。在曹縣,牡丹紋樣巧妙融入漢服設計,成為線上爆款,今年上半年曹縣漢服銷售額達61.4億元。電商賦能下,曹縣已形成集原創研發、設計制作、網絡營銷于一體的漢服產業鏈,帶動近10萬名漢服從業者。
在菏澤,越來越多的特色產業正成為農民致富的“金飯碗”,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的穩固基石。
“留住鄉愁”促振興
“小吃街、文創街、農家樂……古村里的業態越來越豐富,鄉親們吃上了‘文旅飯’。”成武縣黨集古村村民吳玉蘭高興地說。
回味鄉村記憶,觸摸農耕文明。在黨集古村拖拉機博物館,游客絡繹不絕。館內近百臺不同型號的拖拉機靜靜陳列,清晰勾勒出農業機械化的歷史軌跡,展現著現代農業的魅力。
作為魯西南黃河夯土文化典型村落,黨集古村以“留住鄉愁”為魂,修舊如舊,還原古酒坊、南橋等建筑,改造拖拉機博物館,增設方言墻、農耕文化館,吸引八方來客追尋記憶、品味鄉愁。依托獨特人文資源,古村探索出“以農促旅、以旅興農”之路。多元化景點的打造,讓古樸小院煥發現代活力,創意設計的網紅打卡點,實現歷史韻味與時代潮流的交融。
這些年,隨著鄉村全面振興深入推進,黨集古村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。步入黨集古村,古樸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簾:房屋、古井、小巷、酒坊,無聲訴說著村莊的滄桑。這份獨特韻味,吸引市民游客舉家體驗,在鄉野間呼吸清新空氣,在行走中學習生態知識,沉浸式感受鄉村的淳樸之美。
正是通過因地制宜、因勢利導,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,我市以更多新產品、好服務,吸引游客走進鄉村住下來、玩起來,讓鄉村旅游成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。
風吹麥浪好“豐”景
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更是鄉村振興的根基命脈。
麥收時節,鄆城縣張營街道陳河口村,“00后”新農人陳復孜承包的700余畝高標準農田格外亮眼。今年,他種植的小麥畝產突破1400斤,較去年提升100多斤,交出了“豐產又高效”的答卷。
亮眼成績的背后,是“科技賦能”的硬核支撐。手持無人機操作證的陳復孜,將科技融入田間管理每個環節:植保作業,無人機穿梭麥田,噴灑均勻高效;灌溉環節,預埋滴灌管道精準發力,節水近四成,減少養分流失。麥收時,他科學調度6臺收割機協同作業,4天便完成收割,真正實現了向科技要產量、向管理要效益。
麥香四溢之時,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農田,一排排小麥被整齊地切割、脫?!斋@小麥、播種秋糧,廣袤田野一派農忙景象,處處可見好“豐”景。
規?;б嫣嵘耐瑫r,科技為菏澤農業插上騰飛翅膀。作為農業大市、糧食生產大市,菏澤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,夏糧保持面積、總產、單產“三增”,20.5萬畝糧食生產核心示范區全部達到“噸半糧”標準,筑牢了豐產根基。
鄉村蝶變滿目新,沃野田疇展新卷。菏澤正以更大的決心、更實的舉措,奮力譜寫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的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,讓希望的田野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。耕耘沃野、筑夢鄉村,菏澤的鄉村振興故事,正翻開更加精彩的一頁。
記者 張嘯